详细内容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8 > 06 >

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孩子的成长教育

作者: 王建平

摘要: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,中国农村格局比较稳定.尽管物质相对短缺、生活较为贫困,农村的精神生活并不显得落寞、寂寥,尤其是哺育年轻一代的人文精神、文化传统富足而缭绕、生动而弥散,并转化成滋润的、恰当的教育力量,多方面促进年轻人积极健康发展,使他们成为农村最有力的建设者或反哺者.具体表现为:寓言故事开启心智,劳动锻炼提升人格层次,乡村文化丰富生命意义,家庭生活提高成长速度,学校教育托起未来梦想,凤凰帮带拓展人生志向.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挤压之下,背离传统的乡村文化已经丧失自然教化功能,承载着乡村文化传统的乡贤长老也已难见踪影.如何拯救乡村文化,使其起到应有的规训、启迪与教化等作用,值得专门探讨.


关键字: 农村孩子 成长教育 乡村文化 农村学校 劳动锻炼 寓言故事 文明薪火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上一篇: 明体用之学立师道之魂——重审胡瑗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
下一篇: 杜威"教育无目的"概念的澄清